在美俄元首会谈即将举行之际,紧张气氛愈加浓厚。美国为此事提前展示了强硬姿态,美军的战机与特种部队已在北极圈内展开密集的军事演习;俄罗斯方面则毫不示弱,宣布计划进行核动力导弹的试射。正当两国相互试探底线时,乌克兰和一些欧洲国家也加入了这个复杂的局面。在这种大国博弈的背景下,美俄元首的会谈是否能顺利进行,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。
一系列的迹象显示,特朗普与普京即将在阿拉斯加的会晤,可能会成为一场“鸿门宴”。据央视新闻报道,在会谈前夕,阿拉斯加周围正上演两场极具针对性的军事演习。首先,由美国主导的“北极边缘”联合军演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,演习将持续一个月,期间美国的四大军种将悉数亮相。来自8个北约国家的1.5万名士兵参与其中,演习内容包括“拦截巡航导弹”。此项演习被美国媒体直接称为“对抗俄罗斯的演练”,无疑是以军事行动施加压力。与此同时,另一场代号为“极地匕首”的特种作战演习,也在精准的时间安排下启动。这场演习的开始时间恰巧是普京抵达阿拉斯加的当天,而参演的美军海豹突击队素以执行高风险任务而闻名。种种军事动作为此次外交行程的安排增添了更多复杂性,显示出美国通过军事威慑迫使俄罗斯在谈判中作出让步的意图。 面对美国的这一“武力展示”,俄罗斯迅速做出了回应。克里姆林宫在会谈前放出消息,称可能在新地岛进行“海燕”核动力巡航导弹的试射。这款导弹是普京七年前亲自展示的超级武器,具备突破任何现有防空系统的能力,弹体长度达到10米,且能携带核弹头,射程可达到2.5万公里,足以绕地球半圈。此时重启试射,显然是在谈判桌上提前摆出的一张大牌。这种以军事威胁为谈判筹码的做法,清晰地暴露了美俄之间严重的信任缺失。在没有任何信任基础的情况下,想要达成停火协议几乎是不可能的。 然而,乌克兰问题的复杂性也为此次会谈的成败增加了不确定性。就在会谈前48小时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态度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。他一度暗示可能接受领土上的妥协,但仅仅一天后又坚决表示“寸土不让”。特朗普方面也有所行动,他原本表示此次会谈将讨论领土划分问题,但在13日却改口称会谈仅限于讨论停火,而不会涉及领土问题,并威胁俄罗斯,如果这次停火协议无法达成,将面临严重后果。这一态度急剧转变的背后,正是欧盟27国紧急通过的90亿欧元军事援助计划。泽连斯基在考虑做出领土让步时,突然收到来自欧盟的军事援助,使得他不得不重新坚持乌克兰的领土完整。 与此同时,德国和法国的立场也进一步加剧了美俄会谈的难度。德国总理明确要求,美俄会谈必须保障乌克兰的利益,而法国总统马克龙则强调,任何涉及乌克兰的解决方案都必须与泽连斯基政府直接协商,暗示美俄不可私下达成协议。北约秘书长吕特则在社交媒体上发文,宣称西方阵营已经形成“钢铁般的团结”,所有的压力都将转嫁给莫斯科,要求普京做出明确决定。 普京的立场早已为美西方所熟知。他明确表示,俄军不会将已占领的领土交还,俄乌冲突的停火之所以如此困难,正是由于领土问题一直悬而未决。如果此时仍然回避这一核心问题,那么此次会谈又有何意义?美西方虽不断施加压力,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,威逼利诱的手段往往行不通。在战场上未能取得的东西,绝不会在谈判桌上轻易获得。 美国和欧洲各国试图通过施压和援助来改变俄方立场,但普京并不买账。俄军目前已经完全控制卢甘斯克,并在顿涅茨克地区发起强劲攻势。一旦顿涅茨克攻势成功,将打通乌克兰东部防线的关键缺口。情报显示,普京正在调集更多精锐部队参与战斗,日均战争消耗高达2.4亿美元,远超乌克兰一年的军费支出。而哈尔科夫州作为乌克兰最后的重工业区,若被俄军占领,将直接瓦解基辅的抵抗能力。 这些数据展现了一个冷酷的现实,特朗普所谓的“促成停火”表态,实则是在俄军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前为乌克兰争取喘息时间。然而,在谈判过程中,俄军并不会停止前进。当乌克兰的防线被彻底击溃时,美国将会意识到,他们在此时的决定是多么的错误。 当特朗普试图通过“鸿门宴”式的外交手腕来震慑俄罗斯时,事实上,他已经注定会迎来一次没有进展的会谈。如今的乌克兰已经难以扭转局势,实力决定了结果,乌克兰已经无力回天。而停火的前景,则要看俄军在哈尔科夫方向集结的装甲部队能否再度打破局面。如果此次会谈失败,俄罗斯将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,究竟是谁应该做出选择。 发布于:天津市红腾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